Bachelor of Engineering (Honours) / Bachelor of Science (Honours) Scheme in Inform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gineering (Internet-of-Thing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Information Security)
资讯及人工智能工程学(荣誉)工学士 / 理学士组合课程 (物联网 / 人工智能 / 资讯安全)


2023年9月入学
课程编号: JS3180

年期及学分要求

年期及学分要求


学制 全日制
正常修读年期

4 年

毕业的学分要求

124-127 (另加培训学分)

文理科要求 理科
如属不分文理科的申请人,须修读生物、化学或物理科目。
考虑第二志愿的申请人
课程主任

资讯及人工智能工程学(荣誉)工学士/理学士组合课程

组合课程主任

罗毅芳博士
BEng, PhD, SrMIEEE

 

电子系统及物联网 (荣誉)工学士学位课程主任

卢家航博士
BEng, PhD, MIEEE

 

人工智能及资讯工程学(荣誉)理学士学位课程主任

罗毅芳博士
BEng, PhD, SrMIEEE

 

资讯安全(荣誉)理学士学位课程主任

胡海波博士
BEng, PhD, SrMIEEE, SrMCCF, MACM, MHKCS

备注
  • 资讯及人工智能工程学(荣誉)工学士/理学士组合课程下设三个学位课程以供申请:
    • 电子系统及物联网(荣誉)工学士
    • 人工智能及资讯工程学(荣誉)理学士
    • 资讯安全(荣誉)理学士
  • 学生可选修任何主修课程而无需接受进一步评估。
  • 学生可选择副修专业,如会计、商业、财务及管理等科目,拓展知识领域。
  • 物联网 (IoT) (荣誉) 工学士学位(由电子系统及物联网(荣誉)工学士学位演变的课程)的学生可以考虑选读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 (AIDA)副主修课程。副主修课程学额有限,学分要求亦有所不同,学生需提交申请予学系考虑是否批准。详情请参阅「副主修」。

宗旨及特色

宗旨及特色

资讯及人工智能工程学(荣誉)工学士/理学士组合课程下设三个学位课程以供申请:

  • 电子系统及物联网(荣誉)工学士
  • 人工智能及资讯工程学(荣誉)理学士
  • 资讯安全(荣誉)理学士

 

获组合课程录取的学生在第一年修毕共同科目后,一般可在往后三年内完成其首选课程(上述三个课程之一)。在此安排下,学生可先对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然后再自行选择其首选课程。

 

1. 电子系统及物联网(荣誉)工学士学位

课程宗旨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电子和通信工程领域具有物联网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士。课程内容涵盖电子工程的前沿技术,特别关注物联网及其应用。

 

学生在修完课程后,可以具备以下技能及能力:

  • 与电子系统和物联网相关的广泛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中包括物联网、机器人、传感器技术、电子设备及其相关软件,用于感知、测量、解释、连接和分析数据;
  • 创造和创新能力;
  • 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能力;
  • 全方位发展。

 

课程特色及学习成果

课程强调教与学的理论和应用。透过讲课、辅导课堂、实验课、工业中心培训、个人和小组专题报告、简报及各种行业实习机会,学生可以:

  • 了解科学和工程的基础知识,并且懂得应用;
  • 设计和进行实验,以及评估实验结果;
  • 设计系统、组件和流程以满足特定的规范和限制;
  • 识别、制定和解决与电子系统和物联网相关的问题;
  • 使用电子系统和物联网实践相关的现代工程/ 信息科技工具;
  • 了解当代世界局势,和所提工程解决方案对世界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 学习与不同学科团队合作,培养出领导力;
  • 认识社会、专业及道德责任;
  • 增强沟通能力;
  • 认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并参与其中。

 

2. 人工智能及资讯工程学(荣誉)理学士学位

课程宗旨

随着信息和智能通信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快速扩展和传播,社会对资讯工程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量极大。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人工智能专家和资讯工程专业人士。课程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和资讯工程领域的创新技术,着重于机器感知和数据科学。具体而言,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以下能力的毕业生:

  • 与人工智能和资讯工程相关的广泛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和资讯工程方面的技术创新,侧重于机器感知和数据科学,以及与资讯工程相关的应用,如计算器视觉、医疗保健技术、生物信息学、自然语言处理和自动机器人技术;
  • 创造和创新能力;
  • 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能力;
  • 全方位发展

 

课程特色及学习成果

本课程强调实践,并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汲取实际工作经验。在第三学年的下半年,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人工智能的专题报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选修科目,并在最后一年完成一个毕业専题项目。

 

学生也有机会参加大学的交换生计划,到海外大学或院校留学一个学期,让他们开阔视野,体验其他国家的文化。

 

学生在修完课程后,可以:

  • 了解数学、科学和工程的基础知识,并且懂得应用;
  • 设计和进行实验,以及评估实验结果;
  • 设计系统、组件和流程以满足特定的规范和限制;
  • 识别、制定和解决与人工智能和资讯工程相关的问题;
  • 使用人工智能和资讯工程相关的现代工程/ 信息科技工具;
  • 了解当代世界局势,和所提工程解决方案对世界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 学习与不同学科团队合作,培养出领导力;
  • 认识社会、专业及道德责任;
  • 增强沟通能力;
  • 认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并参与其中。

 

3. 资讯安全(荣誉)理学士学位

课程宗旨

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以下能力的毕业生:

  • 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广泛专业知识和技能;
  • 创造和创新能力;
  • 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能力;
  • 全方位发展

 

课程特色及学习成果

本课程强调实践,并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汲取实际工作经验。在第三年的下半年,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专题项目。于同年暑假,学生有机会参加实习计划。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选修科目,并在最后一年完成一个毕业専题项目。

 

学生也有机会参加大学的交换生计划,到海外大学或院校留学一个学期,让他们开阔视野,赏析其他国家的文化。曾经参与交换生计划的学生都获得宝贵经历。

 

学生在修完课程后,可以:

  • 应用与信息安全学科有关的数学和科学知识;
  • 将信息安全知识应用于信息和通讯技术(ICT)模型的抽象和概念中;
  • 分析信息安全问题,并确定和界定切合其解决方案的要求;
  • 设计、实施和评估信息安全系统、流程、组件或程序,适当考虑公共健康和安全、社会和环境因素,以满足所需要求;
  • 能够了解限制并运用信息安全实践所需的当前技术、技能和工具;
  • 在团队中发挥作用并实现共同目标;
  • 了解专业、道德、法律、安全和社会问题和责任;
  • 与各受众有效沟通;
  • 分析信息安全对个人、组织和社会的本地和全球影响;
  • 认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并参与其中。

专业认可及就业前景

专业认可及就业前景

专业认可

学系将为下列课程申请香港工程师学会之专业认证:

  • 电子系统及物联网(荣誉)工学士学位
  • 人工智能及资讯工程学(荣誉)理学士学位
  • 资讯安全(荣誉)理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

1. 电子系统及物联网(荣誉)工学士学位

物联网 (IoT) 是全球近年快速发展的领域。根据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的数据,2018年全球物联网市值1,90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1,026亿美元。然而,Immersat Research指出,大约47%受访机构表示其员工没有具备恰当的物联网技能,因此迫切需要外包服务。Gartner Research预测,由于物联网人才短缺,大约75%的物联网项目可能需要多花两倍的时间完成。202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布了《香港智慧城市蓝图》的《蓝图2.0》,提出了130多项措施,其中许多与物联网相关。本课程旨在培养物联网专业人士,以满足香港对新兴物联网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学生通过本课程能够学习必要的专业技能,同时通过参与公共部门和私营公司的各种物联网项目,能为香港和海外的物联网发展做出贡献。

 

2. 人工智能及资讯工程学(荣誉)理学士学位

资讯工程涵盖了支持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日益普及,技术不断进步,智能产品和服务需求量大增,每天都有新开发的模型和应用程式。修毕本课程后,学生可以具备足够的知识在以下领域发展事业:

  • 智能移动通信服务:网络工程师、电信工程师;
  • 软件/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软件工程师、移动应用程序开发人员
  • 使用云端技术和数据分析的互联网相关业务:数据科学家和工程师、智能系统工程师
  • 数据中心:大数据开发人员、云端工程师
  • 人工智能相关应用开发:人工智能专家、机器学习工程师

 

3. 资讯安全(荣誉)理学士学位

信息及通讯科技领域,尤其是在信息安全方面,为香港及全球提供巨大机遇。私人机构与集团招聘 ICT 专业人员,发展新技术来巩固业务。知识型社会进一步过渡,ICT行业将转移至云端计算及移动通讯的业务,尤其是在信息安全领域方面,均需要ICT人员具备新的技能和知识。

 

近年,香港和世界各地的几项就业调查发现对信息安全业务人才的需求增加。例如,2019年Robert Half 薪酬指南显示,受访的首席信息员(CIO)发现,若想聘请IT安全、软件/应用程序开发和数据/数据库管理领域的合格IT人员,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中国内地公司在香港投资和扩张持续增长,IT工作的机会不断增加,香港的合格技术专业人士同时获得多方受聘的情况,屡见不鲜。Robert Walters的薪酬调查「2019年香港科技薪酬指南」同样指出,职场对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专家的需求激增,因为公司需要审视网络的安全政策,同时须对日益增长的网络犯罪威胁作出防范。职场求才若渴,一些出众的、具备信息安全技能的技术移转员,预计其薪金增长将超过30%。总括而言,信息安全理学士学位课程的毕业生,在本地和全球的职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

指定课程必修科目

 

1. 电子系统及物联网(荣誉)工学士学位

一年级:数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工程导论、信息技术、计算机编程、数据科学基础。

 

二年级:数学、物联网概论、基本电路分析与电子学、逻辑设计、面向对象设计与编程、机器智能基础、工程经济学、工业中心培训。

 

三年级:微控制器系统和接口、通信基础、计算器系统基础、动态电子系统、数据和计算器通信、物联网専题、无线和移动系统、数据库系统、服务学习、工业中心培训、技术选修科目(约有40 多个科目可选,开班视乎人数而定)。

 

四年级:物联网安全、工程管理、专业沟通科目、多学科制造専题项目、社会和工程师、毕业専题项目、技术选修科目(约有40多个科目可选,开班视乎人数而定)。

 

有关课程的详细资料,请按此

 

2. 人工智能及资讯工程学(荣誉)理学士学位

一年级:数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工程导论、信息技术、计算机编程、数据科学基础。

 

本课程的第二、三及四年级涵盖人工智能和资讯工程的基础知识和高级知识及应用。

 

核心学科包括计算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移动系统、编程、数据和计算机通信、数据库、智能技术、IP网络、网络系统和技术的理论和应用,以及综合専题项目和毕业専题项目。

 

有关课程的详细资料,请按此

 

3. 资讯安全(荣誉)理学士学位

一年级:数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工程导论、信息技术、计算机编程、数据科学基础。

 

二年级: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数字和计算器系统、离散数学、应用密码学、面向对象的设计和编程以及操作系统。

 

三年级:计算器系统原理与安全、数据与计算机通信、数据库安全、综合専题项目、法律方面、计算器专业与伦理、网络安全、系统编程、网络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和技术选修科目。

 

四年级:工程管理、服务和云端计算、服务学习、无线和移动系统、毕业専题项目和技术选修科目。

 

有关课程的详细资料,请按此

副主修

副主修

物联网 (IoT) (荣誉)工学士学位(由电子系统及物联网(荣誉)工学士学位演变的课程)的学生可以考虑选读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 (AIDA)副主修课程。

 

特色

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是现今各个学科中最流行的技术。它能丰富业务、推进技术,并在絶大部份领域中带来突破。本系相信这项技术能为新经济带来机遇与挑战,并相信下一代员工必须具备AIDA和物联网方面的专业知识。 AIDA和物联网是全球发展迅速的领域。正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布的《香港智慧城市蓝图2.0》所述,香港对具备这专业的人材也有迫切的需求。

 

物联网 (荣誉) 工学士学位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物联网的基础学科知识和在专业领域下的通用能力,内容包括物联网、机器人、传感器技术、电子设备及其相关软件,以感知、测量、演绎、连接和分析数据。基础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科目为学习人工智能的研究的基础。学生修读专为此副主修课程而设计的高级人工智能科目,更能将 AIDA 技能融入物联网 (IoT) (荣誉) 工学士学位的学习中。

 

副主修课程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学生会在最后一年完成综合専题项目 (Integrated Capstone Project)。学生将会与物联网导师和具有 AI 专业知识的导师商讨决定项目主题,并在两位导师的指导下工作,在专题项目中展示他们在物联网和 AIDA 方面的知识。通过该项目,学生有机会应用从 IoT 和 AIDA 的各个学科中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深入了解有关的技术,得到启发并以创新思维,思考出解决方案和技术,推动物联网和AIDA领域的快速发展。

 

备注

  • 获资讯及人工智能工程学(荣誉)工学士/理学士组合课程录取的学生可以在第二学年开始前申请副主修课程。申请学生需达到累计成绩平均绩点2.70或以上才获考虑。本系将根据学生的选择、第一学年的总体学业成绩积点和/或面试结果及课程配额,录取学生。副主修课程的申请详情将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公布。
  • 学生如同时计划修读副主修和副修课程,本系会按个别情况考虑申请。

入学要求

入学要求

录取标准

  • 申请人必须在应届高考获得优异的成绩,当中包括良好的英语成绩。
  • 申请人如在其他非学术领域,如体育、文化艺术、STEM^、社会服务或领导才能等不同范畴获卓越表现,可透过参与德艺计划 (STARS, Special Talents Admission and Recognition Scheme)获得优先面试选拔资格。通过面试的申请人可享有本科入学政策的优惠待遇。請按此了解详情。

^ STEMScience 科学,Technology 技术,Engineering 工程  Mathematics 数学

附加资料

附加资料

暫時没有相关资料

学生心声

学生心声


首先,电子及资讯工程学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一流的学术氛围。我曾接受工业中心的培训,学会融合理论与实践;也曾参与机器人比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更曾加入义务工作小组,研发辅助科技,联系知识和产品。这种独具特色的课程设计和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并提升其应用能力。

 

学系还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和交流活动。我曾赴德国慕尼黑接受暑期培训,拓展视野。在大二时,我参与了「交替制训练」,在美国的国家半导体公司展开一年的实习,期间参与产品设计开发,获该公司的「作家激励计划奖」。我还参加了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举办的学生论文竞赛,并在2008年香港赛区获得一等奖,2009年亚太赛区获得二等奖。这样的经历不仅丰富了阅历,而且帮助我们接触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为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此外,学系里知识渊博且认真负责的教授,不但积极培养学生,还鼓励研究创新,更乐于分享交流。我取得的点滴成绩和进步,离不开教授们的悉心指导,我非常感谢他们。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内地生不但能在香港这个新环境迅速适应下来,而且还得以全面发展。


方圆



互联网及多媒体科技专业 (前称「人工智能及资讯工程学」) 注重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以求在广阔的互联网和多媒体科技领域进行创新。课程内容,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的培训,都让我锻炼了自己的实践和思考能力。这些锻炼,让我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无论面对多少挑战,都能应付自如。

 

回想过去四年的大学生活以及一年的实习经历,都获益良多。在课堂上,我学习到宝贵的知识;在实习中,我赚取到宝贵的工作经验;在生活中,我结交到亲切的老师和同学。我衷心的感谢每一位老师,他们的悉心教导,让我们在互联网及多媒体科技这个专业中得以成长。


顾嘉



所需的附加文件

所需的附加文件

暫時没有相关资料